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新设学前教育专业点72个,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布点总数超过500个。在2016年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中,专科在校生人数占总量的74%,专科毕业生仍然是当前我国幼儿教师的主要供给源。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点数量快速增长,是国家应对当前幼儿教师缺口大,二孩政策放开、学前儿童增加的举措。站在新起点、立足新时代,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感、质量意识和责任担当,围绕“准、深、新、高”四个方面,把好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质量关,切实提高幼儿教师培养质量,为加快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一要定“准”培养目标,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高职院校要从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期盼出发,将崇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深厚的幼教专业情怀、扎实的幼儿发展支持能力和保教能力作为当代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准确定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具体培养实践中,首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职业道德、专业情怀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合师德规范教育、教育情怀养成教育与专业教育,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其次,要打破幼儿教师培养体系与幼儿教育体系即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壁垒,开展政府、高校、幼儿园的协同培养,通过幼儿园直接参与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让专业学生更多地在真实环境中学习。
二要做“深”课程改革,构建实践取向课程体系。立足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学科整合性特点,重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将幼儿为本、实践取向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逻辑;另一方面,以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涵盖的所有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本导向,合理设置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例如,三年制教师教育类课程最低必修学分为40学分、最低总学分为60学分、教育实践18周,达到了这个基本要求,学生在修完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就能达到国家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基本要求。当前,国家正在进行新一轮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工作,各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要落实好国家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彰显特色优势,形成代表自身专业办学水平的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体系。
三要推“新”教学手段,实施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首先,要注重开发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构建结构化在线课程体系,为实现移动学习提供资源支持;其次,要搭建智能化交互式学习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和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学习体系。目前,由教育部支持、多所高职院校和幼教机构联合共建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已全面投入使用,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学生可以通过注册登录资源库网站,结合本校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特点搭建个性化的课程,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
四要筑“高”教学团队,强化教师分层分类培养。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师德教育尤为关键。首先要积极引导专业教师争做立德树人的垂范者,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善于挖掘学前教育专业的精神与文化特质,将高尚的师德传导给学生;其次是队伍的学科结构要合理,重点增加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与课程论等学科背景的教师在专业教学团队中的占比;再其次是充分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来探索适切的教师培养机制,分层分类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年轻新教师等不同的培养路径。另外,要积极鼓励教师通过考研、访学、短期进修等方式,提升学历、学科水平和研究能力;引导教师开展社会培训,通过服务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自我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