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轻工工程学校专业高度匹配青岛24条产业链。开设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交通运输、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财经商贸五个特色专业群。2001年,作为山东省首批试点学校开设三二连读大专,学生在本校完成五年学业。2013年,作为山东省首批试点学校,与本科高校联办三个专业的3+4本科班,数量为青岛最多。2024年作为山东省首批高水平学校获准招收五年制高职
山东轻工工程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设有机电部、机械部、海洋经济部、信息技术部、基础部等5个教学部,拥有一支国内一流水平的专家型教师队伍。现有专职专任教师154人,其中正高级讲师6人,高级职称比例29%,中级职称比例59.7%,硕博学位93人,比例60.3%,专任教师"双师"比例达到85%以上。学校有青岛市级及以上教学名师40人,其中齐鲁名师2人,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2人,山东省教学能手4人,青岛市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青岛市特级教师1人,青岛名师5人,青岛市学科带头人6人,青岛市教学能手17人;获首批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团队2个。
举办“3+4”本科专业
2013年,山东轻工工程学校作为首批试点学校与本科高校联合举办3个“3+4”本科专业,在各学校中数量最多。2024年,继续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举办“3+4”模具本科专业。
拥有23年的五年制高职办学历史积淀
2001年,山东轻工工程学校作为山东省首批试点学校与高校联办两个“三二连读”大专专业。基于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强大的专业教学和实训力量,从第一届开始学生便在本校完成全部五年学业,是唯一在本校完成五年贯通培养的学校。经过23年的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五年贯通培养的专业建设机制、教育教学模式、课程建设体系等。
教师拥有高校教师资格
在长期的五年贯通培养过程中,95%以上的教师获取了高校教师任职资格。经过23年五年贯通办学的锤炼,教师拥有丰富的高职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功底、强大的教学能力。
学生专升本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23年,我校学生专升本报名141人,达本线139人,录取86人,录取率61%,远高于山东省44%的录取率。
专业全部对接区域支柱产业
学校拥有四十多年的行业办学历史,形成了与企业、产业融合办学的天然基因。所开设专业匹配青岛“24条产业链”、青岛高新区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与青岛地铁、中车集团、青岛中集集团、海信模具、特锐德电气、一汽大众、鸿普电气、新希望琴牌乳业、益青生物等近百家名优企业开展了现代学徒制、冠名班、订单班等多种形式的合作。
办学区位优势突出
学校位于青岛城阳区,毗邻高新区,距红岛高铁站3公里,地铁8号线可直达,从市区经跨海大桥、G20高速公路到校约30-40分钟,交通非常便利。
随着青岛市职业教育布局和办学格局的调整,城区学校五年高职后两年将去新建职教园区,我校的办学区位优势愈发明显。
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
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山东省教育教学示范学校
山东省文明校园(单位)
首批山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
山东轻工工程学校环境风貌
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一一青岛,地处青岛市城阳区西片区的中心地带,紧邻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高新校区)和青岛市民健身中心、青岛会展中心、中国康复大学等,人文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在校生保持3000人规模,学习环境一流。
山东轻工工程学校专业教学
针对"3+4"本科、五年制高职、职普融通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分类教学、精准施教"的教学理念,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落实"三教"改革、实施"课程思政"、贯彻"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多采用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山东轻工工程学校全面育人
学校积极推进育人模式改革,不断深化课堂和课程改革,走出一条高质量内涵发展之路。坚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贯通岗课赛证创,融合德智体美劳,开设课程总数为184门,常态化网络教学覆盖率达100%,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模式随时切换,被评为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学校牵头成立青岛市现代制造业教育集团,联合淄博职业学院成立山东省职业院校机器人专业建设联盟,联合威海职业学院成立山东省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盟联盟,以产教研合为主导,搭建产、学、用人才培养平台,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智能制造领域专业人才。先后与德国焊接学会(DVS)、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CIME职业教育中心、韩国职业院校、台湾海洋技师学院等开展交流与合作,拓宽国际视野。
山东轻工工程学校名师团队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54名,正高级讲师(教授)5名,高级讲师以上占29%,讲师占59.7%;硕士博士93名,占比60.3%。绝大部分教师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8.8%,其中高级"双师型"教师51人,中级"双师型"教师22人。拥有齐鲁名校长1名、齐鲁名师2名、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名、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3名、山东省教学能手4名,青岛市特级教师、青岛名师、青岛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荣誉称号的教师一批,首批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校内成立了"大国工匠工作室""泰山人才工作室"等学习共同体,引领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