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选择职教高考一样上大学
今年2月,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要突破的五大重点之一,是使职教高考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以有效缓解中考分流压力和教育焦虑。
职教高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性大动作。从教育部的表态可以看出,职教高考被寄予厚望。中央希望推动建立省级统筹、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职教高考”制度,改善学生通过普通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成为上大学的另一条“赛道”。
何为职教高考?何人可以参考?
职教高考制度是与普通教育高考制度具有同等功能的考试招生制度。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旨在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全面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破普通高考的独木桥格局,形成职教、普教并行的高考双车道。
如山东探索实施春季高考制度,2022年将其升级为职教高考,实施效果良好,该省通过职教高考本科录取比例由6:1变为4:1,中职学生升学深造比例超过70%。
如何考试?去向何处?
根据各地已公布的职教高考方案,可以看到各地基本上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综合考试模式。
文化素质考试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职业技能考试则采用“1+2”课程模式,即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加两门专业核心课程,3门课程应涵盖该专业大类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考试采取“纸笔测试+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考试成本较高,无论是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场地成本还是材料成本等,都比纸笔考试成本高昂很多。
职教高考招生的学校主要有三类:一类是32所职业本科高校,一类是1468所高职专科学校,还有一类是愿意开设职教本科专业、招收中高职毕业生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在这三类高校中,职教本科和应用型本科两类学校更具有吸引力,会成为考生和家长的首选,“十四五”期间,教育部将遴选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职业本科教育示范学校。高职专科,由于学历层次低一些,某种意义上已经被考生作为保底的学校和最后的选项。
两类大学:三个不同和三个相同
职教大学和普通大学主要有三方面的不同。
第一,名称不同。从学校名称可以区别开来,国家明确要求职教大学名称为“某某职业技术大学”,在批复设立时名字即固定下来,并要求这些学校“办学方向不变、培养模式不变、特色发展不变”,具有明显的身份标识和社会特征。
第二,专业不同。2021年教育部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目录设置管理办法,同时公布247个职教本科专业目录,建立自成一体的专业目录体系。
第三,评价不同。与普通本科学校的评价和要求不同。2021年教育部研究制定职业本科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提出办学的基本要求,准备对职业技术大学开展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除了“三个不同”之外,职教大学和普通大学还有“三个相同”,即学位相同、待遇相同、效力相同。
学位相同,即职业技术大学和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学士学位都是按学科门类授予,是一样的,不存在职教学位和普通学位的区别。
待遇相同,国家要求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招聘、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效力相同,即职业技术大学颁发的学位和学历,与普通大学一样,都可以参加考研、就业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职校要有底气和志气,职校生一样拥有出头日
中高考成绩陆续出来,又到报考季。这几天我不止一次听到周围家长说,孩子考不好,只能报职校了。似乎,职校是中高考失利考生的收容所,孩子上职校脸上无光,是人生失败的象征。
这样的成见该改改了。
如果说大学创立的初衷是为了研究高深学问,那么职校创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就业——培训技能,面向市场。因此,职校从一开始就遵循着一种务实的精神。这种精神难能可贵,职业学校要有对自身定位的准确认识,表现出应有的底气。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缺乏底气。在大众的成见中,上高中,最后念大学才是最好的选择,至于中职高职,只有中高考的失意者才勉强愿意进去。然而,学生的天赋各有不同,有的适合较为理论的研究,有的适合实际的操作,可无论中考还是高考,都基本以理论分数作为最终的择取标准。
于是我们看到,一些本应该在技术领域展现他们过人天赋的学生,不得不绞尽脑汁学习他们极不擅长的理论知识,成了名副其实的“陪考”一族。即使他们勉强上了大学,往往选不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最终,一位有潜力成为一流技术人才的少年郎,成了一名默默无闻的某大众化专业的毕业生,后者很可能是万千失业大军中的一员,而国家却失去了一名能工巧匠。
再者,我国的一些本科大学一味求大求全,设置了诸多与自身定位不符,又没有市场号召力的专业,加之自身的传统专业教材老旧、脱离现实,其学生毕业之后,难有很强的市场适应能力,高不成低不就,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就业压力。在此背景之下,职业学校有着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
事实上,我国的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也已经走在了发展的快车道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据统计,当前,我国有1.13万所职业院校、3088万名在校生,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多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国务院也印发了“职教20条”,提出两年内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等。两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职校的底气不是空穴来风,也不单靠国家打气,她更须严格自律、去芜存菁:
第一,职校必须坚持市场导向,摒弃那种“求大求全”的“面子”思维。培养学生以“能就业”“就好业”为第一目标,化繁为简,精准着力。第二,职校必须坚持“精品”思维,不以考分论英雄,而以技能为追求,让每一门课都过硬,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坚持宽进严出,以严格的训练为自己赢得长远的荣誉。第三,在此两点基础上,坚持校企合作,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为毕业生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
如此,职校在我国的中高等教育体系中才可昂首挺立。从长远来看,公众才会逐渐放弃他们之前的不当成见,将职校与大学平等对待。毕竟,“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不管大学职校,能给学生出彩人生机会的就是好学校,而这才是当今职校要涨的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