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大学(潍柴职业学院)招生专业
潍柴大学(潍柴职业学院)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借助国际化潍柴品牌和实力,引进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在全员创新、专业建设、课程改革、高技能人才评价等方面与企业无缝衔接,已成为国内校企合作模式的领航者。
潍柴大学(潍柴职业学院)设有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工业机械工、发动机装试与维修、汽车修理与维护、焊接技术、 数控维修、工业控制、液压技术、横具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应用、智能制造、冷作加工技术、热加工技术、市场管销(含电子商务)、工程机械修理与维护(含农机)
潍柴大学柴油机装配与成套
一、专业介绍
柴油机装配与成套专业是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随企业的发展,柴油机产能逐渐提高,各生产单位,需要一批,专业强,素质高的柴油机专业人员。本专业培养主要针对企业需求以适应现代柴油机行业发展,掌握发动机构造、柴油机电控、柴油机电控检测、柴油机工艺等多方面的柴油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中量具及检测设备的使用及整车试验流程,具备柴油机装配机维修专业较高的操作技能人才。
二、培养目标
按照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原则,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达成学生装配、成套、试车岗位职业能力为落脚点,掌握必备的柴油机理论知识、了解柴油机试车技术,熟练柴油机装配及维修操作技能,培养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并掌握其消除与控制手段和方法,掌握精益生产基本知识及应用;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及敬业精神,忠诚于企业;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从事柴油机生产、柴油机售后及柴油机质量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教学理念及模式
本专业也采用我院特色教学模式"双元制",这种形式是学院参照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基本要求组织实施,吸取了德国双元制精髓,使学生在校二年的培养均保证在"企业元"和"学校元"双元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一种模式。第一年学生主要轮流在学院的课堂和教学实习间中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第二年通过双向选择与企业签约,定岗双元培养,在企业生产岗位上实习。这一模式中,为了凸显学生在学院学习的前两年中"企业元"的作用,学院参照德国双元制模式中理论与实践教学1:2的时间比例,尽量增加学生在教学工厂的实训和在企业生产部门的短期实习时间;学院教学车间的环境和气氛也尽可能模拟企业生产车间,内部全框架、开放式,分专业理论教学区、实践操作区两大功能区;实习教师都是从企业应聘者中录用的高级技术工人,且要接受双元制教育理论、模式、方法和实践操作的专门培训。同时,为了避免学生第二年在企业生产岗位上实习时学院管理失控,学院特别重视第二年"学校元"的作用。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对学生就业意识、能力等进行规范化培训;规定校企双方指导老师填写教学档案并定期交流,反馈学生各方面情况。
该专业校内设有250-300平方米的实习车间共有5个,实习所用柴油机为目前潍柴产主打产品WD615、WD618、X6160、X6170、WP10、WP7、WP6、WP12、226B、R6105等机型共50余台;另外潍柴集团旗下10大专业厂均为该专业实习基地。
四、课程安排
1、基础课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图、电工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工电子、钳工及测量、车工、铣工、磨工、潍柴产品介绍、计算机基础应用。
2、专业课程:发动机构造、装配技术、柴油机装配工艺、柴油机排放技术、柴油机成套技术、柴油机装配通则、电控柴油机技术、柴油机试车技术、柴油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后市场服务知识。
五、师资团队
我院已经建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一流教学团队,形成了一个适应数控专业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
该专业设有专职教师18人,业任职教师"双师"(讲师,技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其中到德国参加培训的教师达83.3%,并定期到企业中进行双师型强化培训。
六、就业方向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充实潍柴集团各大专业厂及汽车生产相关企业,从事柴油机装配、柴油机试车、柴油机成套、生产辅助工作、生产计划管理等柴油机生产的多个岗位。
潍柴大学工业机械工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掌握机械装配与机床机修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机、电、液及自动化等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焊接、材料及热处理等所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强,从事机械工程领域里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维修、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面向潍柴等大型制造业企业,能够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现代机械设备操作与管理、电器维修与质量管理等应用性高技能人才。
二、专业培养理念-----双元制培养理念
学院参照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基本要求组织实施,吸取了德国双元制精髓,使学生在校二年的培养均保证在"企业元"和"学校元"双元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一种模式。第一年学生主要轮流在学院的课堂和教学实习间中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第二年通过双向选择与企业签约,定岗双元培养,在企业生产岗位上实习。这一模式中,为了凸显学生在学院学习的前两年中"企业元"的作用,学院参照德国双元制模式中理论与实践教学1:2的时间比例,尽量增加学生在教学工厂的实训和在企业生产部门的短期实习时间;学院教学工厂的环境和气氛也尽可能模拟企业生产车间,内部全框架、开放式,分专业理论教学区、实践操作区两大功能区;实习教师都是从企业应聘者中录用的高级技术工人,且要接受双元制教育理论、模式、方法和实践操作的专门培训。同时,为了避免学生第二年在企业生产岗位上实习时学院管理失控,学院特别重视第二年"学校元"的作用。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对学生就业意识、能力等进行规范化培训;规定校企双方指导老师填写教学档案并定期交流,反馈学生各方面情况。
三、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
(1)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PLC、公差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数控技术、焊接技术、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SPS可编程控制器等,教学场所是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及各专业实习间。
(2)主要实践环节
电工实习、机械装配与维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焊接练习、SPS可编程控制器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实操、毕业考试等。
四、专业师资队伍简介
本专业建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业教师17人,其中高级技师8人,技师、实习教师7人,实习大学生2人。
五、就业方向
无论何种行业和单位,只要使用机械工程设备和生产线,工业机械工专业人才就有用武之地,就不乏就业岗位,所以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好,面向制造行业的各类企业和科研单位,可以从事以下工作:
(1)机械设备操作和维修员;
(2)机械产品和工艺装备设计员;
(3)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和管理员;
(4)售后技术支持;
(5)机电类产品销售和售后技术服务员。
潍柴大学汽车发动机维修专业
汽车发动机维修专业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社会的发展,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维修人员的缺乏,需要一批,专业强,素质高的维修人员。汽车维修作为教育部实施的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重点之一,全国人才需求量30多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汽车行业发展,掌握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电器设备、汽车检测设备使用、汽车故障诊断等多方面的汽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及整车的检测流程,具备汽车检测专业较高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指导技师层次,具有一定汽修发动机维修知识技能复合型行业金领。
二、培养目标
按照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原则,以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岗位工作为导向,根据岗位对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制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技能专门人才。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主要针对汽车用发动机专业技术,具有发动机及整车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能从事汽车发动机生产、整车生产及售后维修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教学理念及模式
该专业是与德国"双元制"合作的重点支持专业,培养模式采用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情景教学和模块式教学等多种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以培养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及关键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第一年学生主要轮流在学院的课堂和教学实习间中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第二年通过双向选择与企业签约,定岗双元培养,在企业生产岗位带薪实习。这一模式中,为了凸显学生在学院学习的前两年中"企业元"的作用,学院参照德国双元制模式中理论与实践教学1:2的时间比例,尽量增加学生在教学工厂的实训和在企业生产部门的短期实习时间;学院教学车间的环境和气氛也尽可能模拟企业生产车间,内部全框架、开放式,分专业理论教学区、实践操作区两大功能区;实习教师都是从企业应聘者中录用的高级技术工人,且要接受双元制教育理论、模式、方法和实践操作的专门培训。
设有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器、汽车钣金、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涂装技术、汽车维修和装试等8个实习实验室。配备诸多德国领先水平的测试、试验仪器和教学设备。
四、课程安排
1、基础课程:机械制图、电工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工电子、钳工及测量、车工、铣工、焊接、汽车钣金、计算机基础应用。
2、专业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汽车电控技术、电控柴油机技术、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维护及故障排除、后市场服务知识、汽车英语。
五、师资团队
我院已经建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一流教学团队,形成了一个适应数控专业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
目前汽车修理与维护专业共有教师16人,其中专业任职教师"双师"(讲师,技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7.5%。其中93.75%人员德国进行培训,并定期接受德国专家赴校的短期培训,掌握德国较为先进的汽车行业技术和职教理念。
六、就业方向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充实到潍柴售后服务队伍中,部分学生就业到各汽车4S店,深受各4S店欢迎,成为骨干和高管,由于该专业兼修柴油机装试与维修专业相关课程,因此可就业于潍柴集团各大专业厂及汽车生产相关企业。
潍柴大学数控专业
一、专业介绍
1.潍坊市技工教育名牌专业
2.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高级技校
学历层次:高级技工
3.培养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大中专毕业生、企业在职员工、职业院校进修教师及转型教师
4.学制 :两年
二、培养目标
面向现代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及敬业精神,健康的体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现代技术工人。
能在生产、技术、管理第一线从事数控机床操作加工与保养维护,会运用数控加工技术和计算机工具,进行中等以上复杂程度零件加工工艺及数控程序设计,具有针对生产过程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优化和技术维护的基本能力,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及职业发展能力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三、培养理念及实践
1.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为核心,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四、师资力量
我院已经建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一流教学团队,形成了一个适应数控专业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
目前数控技术专业共有教师21人,其中专业任职教师"双师"(讲师,技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其中高级讲师和高级技师比例达到50%以上。
机电一体化专业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被国家列为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十大专业人才之一,它融机、电、液、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在工业上广泛应用,是就业领域最宽专业。该专业是潍柴职业学院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办学历史悠久,专业定位明确,紧贴社会需求。我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山东省享有盛誉,被评为潍坊市名牌专业,实训条件完善,毕业生多年来一直供不应求,就业率达98%以上。
一、专业培养目标
面向山东重工集团及潍坊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型特色制造业,培养适应大中型制造类企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维修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适应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设备管理、设备引进改造等岗位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
二、专业培养理念-----双元制培养理念
这种形式是学院参照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基本要求组织实施,吸取了德国双元制精髓,使学生在校二年的培养均保证在"企业元"和"学校元"双元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一种模式。第一年学生主要轮流在学院的课堂和教学实习间中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第二年通过双向选择与企业签约,定岗双元培养,在企业生产岗位上实习。这一模式中,为了凸显学生在学院学习的前两年中"企业元"的作用,学院参照德国双元制模式中理论与实践教学1:2的时间比例,尽量增加学生在教学工厂的实训和在企业生产部门的短期实习时间;学院教学车间的环境和气氛也尽可能模拟企业生产车间,内部全框架、开放式,分专业理论教学区、实践操作区两大功能区;实习教师都是从企业应聘者中录用的高级技术工人,且要接受双元制教育理论、模式、方法和实践操作的专门培训。同时,为了避免学生第二年在企业生产岗位上实习时学院管理失控,学院特别重视第二年"学校元"的作用。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对学生就业意识、能力等进行规范化培训;规定校企双方指导老师填写教学档案并定期交流,反馈学生各方面情况。
三、机电专业课程方案
主要理论及实训课程
1.理论课程:机械制图、电工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装配、电气识图、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PLC工程及技术应用、传感器应用技术、自动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与操作、变频器应用技术、CAD/CAM、现场总线技术应用。
2.实训课程:技术测量实习、电工实习、计算机操作实习、自动生产线实习、数控加工实习、钳工加工实训、液气压传动实训、PLC可编程控制器实训、变频器实训、CAD二维绘图实训、机床电气装配维修等。
四、机电专业教学团队简介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优秀教学团队是一个由本校专业教师、校企合作共建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深教师专家组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本团队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好。多年来,团队一直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致力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注重新型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特别是注重现代制造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并使机电一体化专业打造成为了一个具有特色鲜明、办学水平高的潍坊市重点建设专业。
五、就业方向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范围是面向潍柴动力及其他企业的各行业,主要从事以下工作:
1.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与技术改造工作
2.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工作
3.机电产品零部件制作、加工编程、测绘检验工作;
4.机电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等工作。
5.也可从事电工电气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