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发展”。就是既要看学校有没有发展,也要看教师有没有发展、学生有没有发展;既要看原有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也要看现在的发展过程和结果;既要看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要看全面发展目标下的个性发展,更要看“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对职业院校和师生群体,评价有甄别和选拔的功能,但更多的是发展和改进的需要。突出评价诊断、改进、激励等发展性功能,更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由此看来,用“一把尺子”“技能抽查”等方式去衡量所有学校的办学质量,用“一票否决”“紧箍咒”的方法倒逼学校和师生,看似有效、合理,实质上其效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看“规律”。就是既要看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规律,也要看时代对教育和职业教育人才要求变化的规律;既要看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规律,也要看某个专业所涉及的产业、行业发展的规律;既要看学生成长成才和职业素质养成的规律,也要看90后、95后乃至00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规律。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在招生时,就一直强调学生成长的不同方向和接受适合的教育,但如果一转眼就把普教的“知识”换成了职教的“技能”,用简单片面、急功近利的标准和方法去评价合格与否和优劣程度,就会曲解教育内涵,忽视教育过程,违背教育规律。
三看“公平”。就是既要看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学校基础、生源状况之间横向比较后的公平,也要看他们自身发展过程纵向比较后的公平;既要看定量的评价指标,也要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指标;既要明确一定的基本评价要求,也要用不同的发展需求、办学特色和过程性的数据、多元化的评价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显然,如果不考虑均衡、差异和特色,用一个标准衡量办学质量和发展状况,是平均,不是公平;用竞赛替代评价,用单项替代综合,用短期替代长期,是片面,也不是公平。在不同学校、专业、教师、学生之间盲目比较,加上抽查的不全面性,必将导致学校和师生还没开始努力、结果就基本确定的后果,导致职业教育无特色、缺内涵、同质化。这种过早贴标签、定等次的评价无疑会挫伤学校和师生发展的积极性。
四看“认可”。就是既要得到评价方的认可,也要得到学校、师生等被评价方的认可,尤其是广大教师的认可;既要得到职业教育内部的认可,也要得到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既要看对于评价标准的认可度,更要看评价对象围绕标准在平时主动改进教育教学的参与度。
如今,评价的动力更多来自于政府,衡量的标准往往也是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制定和贯彻的,加上运动式的抽查、评估,甚至会把学校、教师置于对立面,用停办、免职、降级、待岗、扣奖的方式简单化处理,就不可能得到广泛的理解、接受和认可,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助长应付作假之风。
有了这“四看”的基础,我们可以将评价分层。政府更多地通过第三方评价这一专业机构和工具,重在检测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经费使用等宏观方面的目标达成和绩效成果,以便改进政府的政策与措施。而学校和师生评估则以自我评价及同行、用人单位、家长的多元评价为主,重点找出学校管理、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升学就业等微观方面的经验与问题,促进学校和师生在原有基础上“跳一跳够得着”的不断前行和符合一定基本评价标准之上的特色发展。
(本文来自《江苏教育·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