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泰安职教网 >> 破解小专业,服务大产业:高职教育专业集群建设路径选择

破解小专业,服务大产业:高职教育专业集群建设路径选择

更新时间:2018-12-14
导读:当前,高职教育“小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大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开展专业集群建设,破解“小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大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高职院校服务产业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当前,高职教育“小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大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开展专业集群建设,破解“小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大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高职院校服务产业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高职教育专业集群建设的政策统筹与推进

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重点建成500个左右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的建设任务。

关于“专业群”,《意见》强调的是: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形成专业群。可以看到,此时的“专业群”主要指学校内部专业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意在通过专业群带动发展,从整体上提升示范院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按需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专业集群”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专业集群作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成为共识。

 二、集群、产业集群、专业集群的内涵探析

(一)集群具备以“四高”为特征的发展优势

集群,英文为Cluster。简单说就是将多个系统连接到一起,构成一个组,多个系统能够像一个系统那样工作或者看起来好像一个系统。这些单个的系统被称为集群的节点。集群的核心技术是任务调度。集群技术可以打造高性能、高可用性、高扩展性、高稳定性等为特征的发展优势。

1. 高性能。集群的性能是集群内所有节点性能的叠加,系统吞吐量及数据处理能力与单一的节点相比有大幅度提升。

2. 高可用性。集群比单个节点允许同时接入更多用户、完成更多任务。任务调度技术可以完成集群环境下的资源配置,实现负载均衡。

3. 高扩展性。新的节点可以动态加入集群,从而不断增强集群的性能。

4. 高稳定性。当集群中的一个节点失效,它的任务可以由其他节点自动接管,有效防止单点失效。

(二)产业集群理论认为集群可以挖掘竞争优势

经济学领域对“集群”现象的最早认识源于100 多年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的奠基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工业组织,认为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形成“集群”。企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在于企业可以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提供的好处。这种好处包括提供协同创新的环境,共享辅助性工作的服务和专业化劳动力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平衡劳动需求结构和方便顾客需求,等等。

1990年,经济学家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中大量企业及相关机构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以群集为特征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演进的、有效率的中间体组织;是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区域经济的新的思维方法和发展模式。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组织形态,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突破了企业和单一产业的边界,着眼于一个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企业、相关机构、政府、民间组织等的互动,从整体出发挖掘特定区域的竞争优势,而不仅局限于考虑个别产业和狭小地理空间的利益。

产业集群的概念为构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其他机构的关系,研究确立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企业、政府和其他机构的角色定位以及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三)专业集群强调结构性、强调区域统筹

关于“专业集群”的概念内涵,国内职教界的专家和学者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也没有给出权威的解释。

借鉴经济学领域产业集群理论,专业集群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直面现代产业集群需求、优势资源集聚的专业组织形态,是“在某一特定区域中,在政府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统筹、调控、规划与引导下,以区域内某一特色或优势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集群为服务对象,紧密围绕区域产业集群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以区域内高职教育专业或专业群为核心,相关专业和专业群在空间上的集聚。”

结合计算机工程领域集群技术,高职教育专业集群的节点是服务产业链和创新链不同环节的专业或专业群,相互补充、互为扩展。

专业集群在空间上的集聚,可以是物理空间,也可以是依托信息技术的虚拟空间和云空间。专业集群具备高性能、高可用性、高扩展性、高稳定性等发展优势。专业集群的核心要素是专业结构,专业集群的支撑要素是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基地及方案、社会服务科技创新平台等资源和集群内互通共享的体制机制。

基于以上分析,“专业群”与“专业集群”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进一步清晰。“专业群”和“专业集群”,两者体现的都是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理念,是不同层面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两种专业集约化发展形式。

“专业集群”的范围更广,它的节点可以是专业或专业群,节点之间具有结构性特征,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专业集群强调区域统筹,节点来自同一区域,可以来自院校内部,也可以来自外部组织;专业集群的建设目标是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与贡献。

“专业群”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强调院校内部专业的相互依托,建设目标是院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升。

三、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商贸流通专业集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基于职业岗位群相近、行业背景和服务领域相同的原则,以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2个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系统构建了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移动商务、国际贸易、物联网应用、市场营销等专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商贸流通专业集群。

(一)跨界整合多种发展优势,实现集群内资源互通共享

在国家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的主导和支持下,在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等行业协会的帮助下,现代商贸流通专业集群牵头制订移动商务、连锁经营管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主持建设连锁经营管理、移动商务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双标双库”),以“双标双库”为引领制订契合现代商贸流通行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以及实训装备技术标准,实现了集群内教学、师资、实训和科技创新平台的互通共享。

(二)专业集群建设的六个路径

一是建设集群内“平台+模块+拓展”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的柔性和弹性;二是建立集群内专业辅修制度,提升学生职业胜任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三是与苏宁云商集团等企业合作建设集群内共享型实习实训平台,提升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四是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带动集群内专业建设指南、顶岗实习标准、实验实训装备技术标准、职业能力培训与考核标准、行业证书认证课程培训标准以及专业课程标准建设,提升集群内专业示范辐射能力;五是以国家级专业资源库建设带动集群内开放共享课程建设,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六是政行校企共建省级大学科技园,吸引与集群专业契合度高的企业入驻园区,提升专业集群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解决高职教育专业集群建设面临的三个难题

第一,专业集群建设基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以及行业企业价值链实现需求,以学校优势专业为核心,带动一批相近的专业协同发展,共同服务行业企业内外价值链的实现。专业集群内各专业(群)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生态发展局面,融合度、协调性得到全面提升,一度存在的专业建设缺乏统筹、专业发展缺乏协作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第二,在针对苏宁云商、华润苏果等企业以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等国家级、省级行业协会开展的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行业人才需求、职业能力标准以及岗位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并推进实施。解决了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契合度不够、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不衔接的问题,促进了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供需平衡。

第三,专业教学资源库在专业集群内全面开放共享,推动资源库成为教师教学模式创新和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平台,提升优质教学资源使用效率,解决了优质教学资源与行业发展不同步,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不足、使用效率不高、共享不够的问题。

(四)实现高职教育专业集群建设三种创新

1.聚焦双核,打造合力型现代商贸流通专业集群的模式创新(略)。

2.动态优化,构建专业——标准——资源的开发集成与应用体系的机制创新(略)。

3.多路并进,实现国内与国外、线上与线下双线推广的方法创新(略)。

四、推进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集中资源建设有竞争力的平台,努力挖掘专业红利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提出了集中资源建设有竞争力的“学科专业集群平台”的思路。“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的思路集成并且超越了专业集群、学科集群、产业集群,是高校推动人才培养体制系统性改革,转型发展、产教融合的重大理念创新和发展方向。

从提高质量的角度,高校不能只是加固原有的“小舢板”,而是要集中资源营造“大舰艇”。从结构调整的角度,高校不能只做“加减法”,更要多做“乘除法”。“乘法”是将现有专业通过碰撞、融合、创新形成新的竞争力;“除法”是将发展定位进一步聚焦到服务面向的主要产业链和创新链,做大“压强”。

从资源优化来看,构建专业集群的主要依据有两方面:一是按照核心产业—周边产业—附加产业的“产业链”思路,形成有机联系的专业集群;二是按照“关键岗位—次要岗位—边缘岗位”的“岗位群”思路,构建与岗位群对应、相互支撑的专业集群。

“产业链”思路和“岗位群”思路都应当遵循集中资源、整体优化的原则,以集群建设进一步紧密专业的吻合、以集群建设进一步挖掘专业的红利。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商贸流通专业集群的建设,正是以2个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带动产业链相关专业协同发展。

(二)创新专业集群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打造发展优势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教学管理范式。这种管理方式条块分割,缺乏灵活变通,专业依据市场、产业结构变化的动态适应性差。对应专业集群的建设要求,这种管理方式难以实现人员调整或资源整合,难以激发专业集群组织的活力,不能满足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专业集群是一个在更广范围内的资源组合,代表了一种更复杂的专业组织形式。从构成上看,不仅包括集群内部的横向、纵向组织,也包括外部支撑性和服务性组织。

地方政府应当在专业集群的建设与管理中承担协调和指导的责任,负责指导专业集群的动态设置,协调专业集群的资源供给,保障专业集群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高职院校作为专业集群建设与管理的主体,应当以强化有效管理为核心,建立健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校政行企协同合作机制、技术服务与协同创新机制等机制保障,积极改进内部治理,提升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推进师资队伍、科研平台、课程教学资源库、实训基地等互通共享、协同发展。

上一篇: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考本科机会更多
下一篇: 校联会发布高职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

山东职教网  电话: 17096005106

在线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