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许多技校都取消录取分数线,实行不限年龄、不限地域、不限应届生、不限学制的“四不限”招生原则。
家长:上技校只能做苦力,不如考大学机会多
职校招生大战为何每年上演?
许多家长的传统观念是技校招生难的症结所在。尽管技校学生的就业率很高,许多学生一到企业工作就能拿到4000元左右的工资,远远超过了刚入职的白领。但许多家长仍认为上技校只能当工人,不如考大学,有文凭机会多。
“现在大多一家一个孩儿,哪怕孩子复读一年或去一所民办大学,也不希望孩子上技校。”一初三学生家长于广平告诉记者,孩子干体力活就得下大力,考上大学就有望坐办公室。
“按照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系,职业技工学校归劳动部门管理,而掌握生源的中学属于教育部门管理,这就不可避免地与教育部门管理的职业中专、职业高中、高职等学校争抢生源。”李卫国说,技工学校在招生时经常受到不平等待遇。尽管从政策层面上不存在“行业保护”,但在实施过程中他们能明显感觉到。一些地方为了保护本地的中职高职生源,不让他们进入中学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招生宣传,招生简章也很难通过学校的途径送到学生手中,“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甚至规定,学生报考技校不算升学率,一些班主任更不愿意推荐学生报考技校”。
专家:技术工同样是人才,需求大前途广
“大家对技校存在一种偏见,认为技术工人低人一等,实际上技术工人的技能培训、就业、工资待遇及发展前景都非常好。”一位国办技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眼下,技校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学生都有一技之长,在车间实习和操作过,经验丰富,技术熟练。“我们学校每年都为毕业生联系企业进校园开招聘会,为每名毕业生提供三到四个工作岗位。”该负责人说,学校还积极同招商引资大项目企业对接,为企业培训专业人才,保证大项目用工需求,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实际上,高级技工学校学历和大专、普通本科学历一样能得到同等的认可。学历的等同不仅体现在毕业生在社会上就业享受同等待遇,还表现为各类学历都能灵活地向更高学历提升,构建大教育格局,从而实现人人都能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成才的路径,培养更多的“本科+技师”、“专科+高级工”的技能型人才。
为了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很多有利于技能人才培养的激励政策。近年来,建立了首席技师、突出贡献技师、技术能手、“金蓝领”技能人才选拔和奖励制度。例如,市首席技师管理期4年,期间每人每月享受政府津贴600元。目前全市有市级首席技师81名。
“当然我们也鼓励企业重视他们的培养和使用,给突出的技能人才更多的奖励来倡导企业的全体职工学习技术、学习技能,带动企业技能方面的提升。一些被评为山东省首席技师的职工,连续4年,每月都可享受1000元的省政府津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