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为了真正做好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使专业培养目标更加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对临沭职业中专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由于该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本位"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订单教育,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就业后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只有正确分析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对在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更加合理的就业指导,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如何正确把握自己,走出心理误区是中职毕业生们就业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一、中职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就业观念过于理想化。学生在就业前总是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想象的非常美好,没有充分估计到就业后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旦碰到了困难就不知改如何面对,从而导致就业不稳定。临沭职业中专在回访就业失败的学生时,在这些学生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是"我没想到会是这样"。08级学生会干部袁久强于2011年3月被安排到苏州生益科技工作,他认为自己有组织能力,又参加过技能大赛,到企业就能当干部,到企业后分到车间他就感到不满意,工作不努力,经常出错,最后只能被辞退。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很多学生平时养尊处优,在家不做家务,在学校里不想打扫卫生,到企业上班后一天要工作八、九个小时,有时还要加班,像这样的学生一般是不能坚持下来的。
另外由于南北方气候差异及饮食习惯的不同,很多人到南方企业后会在一段时间内产生不适应,有的学生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一旦不适应就轻易离职。这种情况在很多企业内都会存在。
这山看着那山高
每个企业都有其优点和不足,有些学生站在不同角度会放大其优点或缺点。所以在听说别的企业工作环境好、待遇高的情况下往往会轻易离职。其实他们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企业情况,往往到了另一个企业会发现还不如原来的企业,工作岗位比原来的更差,但是,一旦你离开了原来的企业,想要再回去恐怕就难了。08级学生卓红发等几名同学在苏州快捷半导体就业时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后来这个同学认识到了错误,曾经给班主任说,如果学校要是做就业教育,他可以现身说法,帮助学校宣传
受企业个别员工的负面宣传影响,使就业思想动摇。
大部分学生满怀信心,打算到企业好好工作,但到企业后容易受企业内部不稳定人员的影响,有的老员工在工作中不如意,就对新员工说一些企业的坏话,也有个别人干久了想另某职业也会传达一些负面的东西。这在企业属正常情况,但学生不能理性分析,不能够客观的看待问题。2008年我校安排一部分学生到苏州一家企业工作,有的学生听老员工说上月发工资很少,没有问清楚原因就立即辞职。后来才知道那个月是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一个月,全世界都不景气;09级有几个同学到福田雷沃重工工作,他们听说每月只有900元就信以为真,也不进行深入调查,就说学校骗他们,其实所有到这个企业工作的学生都要有实习期,实习期每天生活补助是30元,大多数人只要经过3-7天就能顶岗,顶岗后的工资大多都超过了2000元。
轻易相信他人,上当受骗。有的同学就业后本来工作生活各个方面都比教理想,但是轻易相信网友或陌生人的煽动,走上了传销等其他道路,导致个人或家庭蒙受较大损失。临沭职业中专07级学生季金钟等3人被学生安排到烟台大宇造船有限公司工作后,不努力工作,被外人哄骗去扬州搞传销,使家人精神上受到折磨,家庭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不能勤俭节约,花钱如流水。现在不少学生在家被父母娇生惯养,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到了企业后仍然花钱如流水。调查时有父母反应孩子在企业每月工资接近3000元,但每月都要向家里要钱。经了解,这些学生不愿在公司食堂吃饭,经常下馆子、上网、到KTV消夜,根本不知体谅父母的坚辛。
出家忘家,失去联系。有的学生外出工作后长期不和家长联系,特别是离职后不和学校及家长打招呼,致使学校和家长都联系不上。
不能正确看待企业淡旺季问题。有很多企业由于产品销售存在淡旺季,在生产上也出现了淡旺季,在旺季的时候生产量较大,工资待遇较高,到了淡季工作量减小,相应的工资待遇等就会降低,有的学生就会在这时产生不稳定,甚至轻率离职。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整体社会地位,形成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建立合理的技能型人才薪酬标准是转变就业观念、提高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以及改变目前用人价值取向的一个根本举措。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动员全社会改变长期形成的对技能型人才的偏见;其次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以制定正确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和薪酬标准。同时,政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宣传技能型人才在培养、使用、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使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真正营造出尊重技能型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
2、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强化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
就业指导必须从学生入校开始,系统地、全面地组织开展。两年在校期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职业概念形成期,指从第一学期起,针对学生今后就业去向等问题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的教育,使学生一进校就明白所学专业特点,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找准职业的切人点,给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第二时期为职业意识萌动期,从第二学期开始,在学生对专业与职业发展情况有所认识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巩固、行业发展、岗位要求和就业形势的教育,培养学生敬业和进取精神,使他们按未来职业的目标去塑造自己。第三时期为职业求知启动期。从第三学期开始,指导学生对已有的职业生涯计划进行修正和调整,从而确定更明晰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具体目标,使学生认识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明白"就业凭竞争,上岗靠技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就业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验实习、技能竞赛等活动,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第四时期为职业选择期。从第四学期始,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择业技巧、就业方法与策略和创业指导的教育,引导学生认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指导学生确定适宜的期望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帮助学生增强就业自信心,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顺利就业。
3、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订单教育,形成学生入校即等于就业的职业教育方向。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双方互相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是实现中职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使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这方面临沭职业中专已走在全市前列,该校先后与苏州、上海、杭州、青岛、烟台等地许多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国内许多大中型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与苏州生益科技有限公司、日矿金属(苏州)有限公司、亚旗集团、苏州晶方半导体等企业在电工电子技术与自动化、软件信息与服务、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开展定向培养;与福田雷沃重工、比德文电动科技、天元集团等企业在焊接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开展定向培养;与山东常林集团、力士德工程机械等企业开展"双元制"合作,借鉴了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并由同济大学提供技术支撑开设了机械制造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焊接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等专业;与金沂蒙集团开展校企合作,开设了化工工艺专业;与蓝海集团联合举办的中餐烹饪专业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学生数量占据了学校半壁江山。通过校企合作使很多学生入校即有工作单位,解除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
4、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
中职学校应加大对各专业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实践课程开出率,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以技能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