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工业技校就业安置工作会议
为了贯彻落实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全市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强化职业学校就业服务和职业教育,2011年4月29日临沂工业技校召开就业安置工作会议。
一、当前就业安置工作特点:
1.各职业学校都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十分重视就业安置工作,各学校均设立有就业指导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开展学校的就业安置工作,某些高校还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和生产实习处主任为副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组,全面组织领导学校的就业工作。
2.从就业安置区域来看,具有本地少,外地多,省内少,省外多,南边少,东边多的特点。省内就业安置量小,主要区域在山东和江苏,从平均水平来看,省内安置就业比率不到70%,大部分毕业生在省外就业,省外安置区域重心由原来的“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约90%以上的就业单位分布在“长三角”地区。主要原因有,“长三角”地区用工需求量大,用工规范,工资待遇较高,学生离家近,学校安置成本也较“珠三角”地区低。
3.就业安置率普遍较高。中职毕业生去向主要有职对口高考、学校安置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其他去向如参军等。学校的就业安置率在上述各职业学校中均在95%以上,有的学校就业率为100%。但个别职业学校学生第一次安置就业后稳定率较低。
4.大多数中职学校采用“订单式”培养,就业安置渠道以与企业直接建立合作关系为主要渠道,也有部分中职学校通过人力资源公司等中介机构安置就业。
二、就业安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定位不准,就业观念不准确。部分毕业生就业追求大、高、远、轻,即大城市或大企业、高工资、离家远、轻工作量。客观上因为中职毕业生认为在时间上、经济上比农民工投入大,如果工种、岗位、工资待遇没有差别或者差别不大,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同时大部分毕业生只重视工资待遇,忽视个人发展。另一方面学校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有些职业学校没有开职业指导课,也没有职业指导师,在安置过程中迁就学生或者让学生没有选择余地的接受学校安置。
2.职业学校选用教材与实际脱节。由于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自觉性不高,所用教材较深,超出学生能力,或者不实用。必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老师讲得出,学生听不懂,就业时学生专业基础差,在面试时有的学生不能通过用工单位进行的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影响就业。
3.就业信息不通畅,就业岗位的专业对口率低。职业学校在进行学生安置前,通常采取先联系企业或者中介机构,然后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部分专业学生数少,有的专业甚至只有不到十人,如对口安置则成本较高。另外学校所掌握的用工信息量小,企业要的人学校没有,学校有的没人要。就业没有产生规模效应。
4.专业课教师以及实训设备缺乏。学校往往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设置,造成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在有的学校专业课教师的缺乏相当严重。如金寨双河职高,除农林专业教师富余,计算机专业和机电专业有一名专业教师外,其余5个专业自有教师为0。尽管学校采用进、转、聘来缩小缺口,进人受到编制、财政供给等因素的制约,转专业过来的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聘用的教师不能稳定。由于学校专业设置的变化,专业教师的缺乏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另外中职学校的实训设备缺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再加上学生本身基础不好,使得部分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不具有竞争力。有些学校第一次就业后的稳定率不足50%,既影响了学生就业,又影响了学校声誉。
三、建议和设想
根据就业安置工作的特点以及实际面临的困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设想:
1.临沂工业技校应把职业指导课程安排到教学计划中去,由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的职业指导师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帮助学生了解职场动态,合理定位,理解人职匹配。同时还可开设礼仪、交际、公共关系学等有关课程,部分专业如文秘、幼师等还应开设形体课,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得学生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增强自身竞争力,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临沂工业技校在就业前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模拟招聘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合中职学生身心发育不成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培养心理咨询师,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也能为就业后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心理准备。
2.学校可结合所设专业和本地实际开发校本教材,学生能理解,学习有兴趣。对开发较好的校本教材可在各职业学校间进行交流和推广。我校开发的《市场营销文秘学》、《航空服务与管理》等校本教材受到学生的欢迎。
3.发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把就业指导中心建成信息中心,服务中心,为用工单位服务,为职业学校服务,为毕业生服务。就业指导中心广泛搜集用工信息,职业学校积极参与,共享资源与信息。由学校培养,经中心统筹安置,使安置就业规范化、规模化,减少学校安置成本,扩大六安职业教育影响。中心还可根据用工信息结合学校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指导学校开设短训班和设置新专业,避免热门专业一起上,形成热门不热的尴尬局面。
4.目前我市职业学校专业覆盖面较广,专业课教师在学校采取送培,相近专业转行,聘用企业人才的基础上,建立市职业教师师资库,开展教学研讨,观摩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并筹集经费,以交流代替培训,从专业教师队伍较强的学校抽调专业教师以学期或学年为时间单位进行本地或异地交流,减少学校的人员经费支出,也可避免学校专业教师的青黄不接。实训设备以学校购置新设备和二手设备以及加强校企合作相结合的方式缓解。
5.学校和企业之间可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来开展安置就业工作,形成学校随时有,企业随时要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