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徒制?什么是师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联合办学的一种形式,由学院组织命题、考试、评卷、面试,选拔录取到相应专业进行培养。其核心是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具有校企联合双元育人、交互训教、在岗培养、学徒双重身份、工学交替、岗位成才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也称新型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形式。对学生而言,上学就是就业,对于企业技工而言,入职就是入学,他们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甚至生产和学习同时进行。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解决青年就业问题,还能帮助企业获取高水平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现在在我国职业教育体制下,学生很容易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但实操能力并不强,导致大多数应届生到了企业无所适从,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满足不了企业需求。与此同时,在顶岗实习中企业往往都是重使用轻培养。
学生被企业当成廉价劳动力、跳槽频繁等问题突出,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近几年,我国试点实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在国内职业教育界的"名头"越来越响。现代学徒制是我国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传统师徒制培养模式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口传手授的形式进行技能传授,强调技能为主、经验为本,不过多强调理论灌输,学生跟随师傅有针对性地参与日常工作,先观摩、后尝试,直到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在此基础上,高密中专结合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与素质拓展训练,提出基于生产实际的师徒制培养模式,把企业岗位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引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着力提高师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师生共同实践。
高新技校在调研中发现,我国目前还未建立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国家标准,导致同一行业不同试点项目培养的学徒技能、知识结构有差异。此外,大国工匠之路上还有制度保障体系、企业参与不足、扶持政策不够完善等障碍亟待疏通。
"应尽快制定'工匠人才'的培育计划,建立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国家标准,确保学生通过现代学徒制能够获得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并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均得到认可。"高新技校表示,要根据现代学徒制中的"双重身份、双元教育"等特点,完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负责,科学合理的评定人才的综合素质。
师徒制和学徒制的意义
师徒制不是对新型培训方式的否定,而是一种更加积极完善培育新人的手段。在企业人力管理中,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存在这种"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像过去国企老厂的"师徒制"甚至有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精彩演绎了整整一代人的工作关系。我觉得,这种"师徒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让新来的员工更快、更好的融入公司,和让后进的员工及时跟上团队的步伐,形成团队的"梯队建设",也能让"师傅"体验到更多的职业成就感,也有效锻炼了师傅的领导力。
对于师傅来说,除了自我能力的提升外,也有着很大的社会价值,一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阅历来帮助别人一起成长,那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情,佛教当中有三个不同境界的布施:第一是财布施,就是施人钱财,替人解难;第二是法布施,就是教人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三是无畏布施,就是给人以希望,让人无所畏惧的生活。我觉得,一个合格的师傅,必然就是一个能够很好的做到"法布施"和"无畏布施"的人,而这也需要师傅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不断的学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