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莱芜职教网 >> 职业技术院校联系企业不能只靠数量

职业技术院校联系企业不能只靠数量

更新时间:2020-05-15
导读:鼓励职业技术院校的书记、校长从办公室、校内走向企业,积极为校企穿针引线、牵线搭桥,推动教师与企业互动,推介学生到企业就业,可谓具有网络直播带货的时尚风格...

鼓励职业院校的书记、校长从办公室、校内走向企业,积极为校企穿针引线、牵线搭桥,推动教师与企业互动,推介学生到企业就业,可谓具有网络直播带货的时尚风格。“酒香还真怕巷子深”。新时代下,职业教育绝不能关起门来搞。书记、校长作为职业院校的“一把手”,理当当好职业教育的“操盘手”。办好职业教育,要有大格局、大视野,还要有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思维、新举措;眼光既要放长远,还得盯紧市场需求。书记、校长联系企业、深入企业,可谓躬身实践,为职业教育找出路、谋发展。

不过,给职业院校的书记、校长所联系企业在数量上订指标、下任务,恐怕是有点用力过猛、操之过急、不大合理。

就中职学校而言,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职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等因素影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参与、联系的企业数量不尽相同。有的中职学校可能比50家多得多,有的中职学校不及50家,或者更少一些。

近年来,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有些中职学校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办学方向。一些中职学校除了保留少量的就业方向的专业外,办学方向几乎完全转移到中高职“2+3”、中职生对口升学方面上来。就业班招收的学生少、毕业生少,学校解决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较小,学校所联系的企业也就很少。于此,要达到50家以上联系的企业,还真难为了部分中职学校书记、校长。可以预见,确实没有50家以上联系的企业,就只能靠抄写企业名片凑数。

事实上,大多数中职学校也很想、很愿意与企业联系,职业教育本身要求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纵使要联系50家以上企业,也得要有个“慢过程”,职业教育是讲究“火候”的,联系企业,需要职业院校进行考察、了解、洽谈。为学生负责、为教师负责、为学校发展负责,细心、细致,确需如此工匠精神。

现实的困境是,学校要去联系企业,一是拿什么去联系企业?要专业没专业,要学生没学生。二是哪些企业可联系?不少中职学校周边(本地)就没有几家企业,联系企业就得向外、向发达地区拓展。三是联系企业,推动教师与企业的互动,让教师下沉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把企业的技术人员请到学校,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这得花不少钱,而这笔钱该由谁来出?

或许是穷地方穷思想在作祟,但有些问题必须要正视。正视问题的同时应该意识到,越是面临困难的局面就越得克服和突破。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政策层面上,国家出台了一揽子推进校企合作的文件。早在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就提出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法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2016年,中央深改组要求尽快印发有关校企合作促进的政策文件。在2017年底,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共同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举措。2018年3月,教育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两个文件共同形成了职业教育领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向深入的政策“组合拳”。2019年2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让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让学生进入更优质企业,让企业的技术人员到校传经送宝,构建校企紧密合作的命运共同体,对职业院校而言,真正最需的是高质量、有成效的校企合作,虚有其表的校企合作毫无意义。

回溯校企合作的以往,“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因此,推进校企合作深度、深层次合作,要落实、用足政策,还得要打通政、企、校合作的壁垒,构建政、企、校沟通联系协同工作机制。职业院校书记、校长联系企业,除了职业院校自身的努力,还要取得政府、企业的积极支持。没有政府、企业的支持,职业院校书记、校长联系100家、50家企业,许是职业院校的一厢情愿,数量上可能达标了,质量上恐怕难以保证。

上一篇: 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4年招生
下一篇: 男生学护理专业怎么样?就业前景好不好

山东职教网  电话: 17096005106

在线QQ:279615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