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在工业化、信息化的道路上,在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学校不断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以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实用技术人才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满足学生家长的要求,既为高等院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学生,又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得到上级的肯定和社会的承认,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实践行知思想推进素质教育先进集体、省部级普通中专、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潍坊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普通高校的大门向职业学校毕业生敞开,开通了毕业生直接升入本科层次的路子,高等职业学校优先对口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高职学生可以继续接受普通高校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打破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壁垒,形成了人才培养成长的“立交桥”。这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升学成长铺平了道路,而且前途更宽广,方式更灵活。学校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办学模式,满足学生升学、就业等多种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面向社会、开放型、多功能的全市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自2001年开始,学校加大教学力度,组织志愿高考的学生接受国家挑选。2001年高考升学率95.7%,2002年高考升学率达到97%,2003年高考升学率达到98.7%,许多同学考入复旦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等全国名牌学院。自今年开始,学校试办三、二连读大专班,毕业生可直接考入普通高校本科或者对口升入高职学习,给有志学子提供了一辆深造高就的直通车。
根据我国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适应企业、市场和社会需求,学校深化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开设机械制造维修与管理、工业企业电器化、计算机及应用、服装工艺、经济法律事务、经济信息管理、纺织印染、涉外财务会计、空乘预科与外事服务、园艺、美容美发等专业,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成为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近几年来,学校师生发明创造的产品获得5项国家专利,分别获得国家金、银、铜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国家已初步建立起了劳动就业制度,用工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必须从职业学校毕业生中录用。各大中型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争相从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招聘人才。由于学校的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建立起了广泛通畅的就业安置网络。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济南、青岛、烟台、威海以及我市的许多大中型企业纷纷到学校招收人员,其中北京华学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莱州光安服装有限公司、潍坊昌进织造有限公司与我校实行联合办学,毕业生可直接分配到上述单位工作。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好局面,许多同学还未毕业即被用工单位签定用工合同,有的同学被选到北京航空公司、全国政协机关等重要部门工作,为学校增了光,添了彩。
学校致力于学生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促进新知识、新技能的创造,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道德高尚、严肃认真、善于创新的有用人才。在往届毕业生中,已有许多人成为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者、部门的负责人、个体企业的老板。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他们成为经济的拥有者、社会的弄潮儿,得到同龄人的赞叹与羡慕。为此,吸引了大批学子前来求学,生源遍布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山西、湖北、内蒙等全国各地。今年仅我市就报名2000多人。
学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投资2000多万元改造和新建了综合实验楼、材料、金相、模拟、数字实验室、实习工厂、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和校园网,各教室都安装了大屏幕彩电,既可以接收电视台节目,又可以通过中控室发布信息,召开会议,实现了电化教学。学校还投资100多万元改造修建了花园、走廊、草坪、透明围墙,整个校园花草树木争奇斗艳,雕塑景点相映成韵,为师生提供了优越、舒适、安全、洁静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学校成为全国自学考试、全市计算机考试、企业技术工人培训定点单位。
学校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6名教师中,有专任教师174人,大本以上学历137人;高级讲师25人,讲师80多人,省、市级教学能手42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乐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形成了一种艰苦创业、努力拼搏、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学校成立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行政管理委员会,制定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对师生进行过程性管理、综合性评估,管理工作有条不紊,教学秩序井然有序。学校被首批命名为“安全文明小区”,连年获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